樹葉飄落,哪面朝上?
落葉機制賦予葉片初始狀態(tài),而空氣動力學決定了葉片在空中的運動軌跡,環(huán)境條件則進一步決定了地面落葉的最終狀態(tài)。
初冬時節(jié),片片落葉為大地鋪上地毯。欣賞落葉美景時,有心人會發(fā)現:一些落葉正面向上,一些落葉卻背面朝天,其中蘊藏著植物生理與空氣動力學的秘密。
落葉是植物為了適應環(huán)境變化而主動選擇的一種生存策略。入秋后,隨著日照時間的減少和氣溫的降低,許多植物通過精確調節(jié)其內部激素的水平和分布,來實現葉片與樹木的分離。
葉片的生理特性是影響落葉朝向的因素之一。植物葉片的兩面構造不同:葉片的正面,緊貼上表皮的一至數層圓柱狀薄壁細胞排列緊密,被稱為柵欄組織,緊實度高,其中含有較多的葉綠體,能夠高效地進行光合作用。當失去水分時,柵欄組織細胞變得更加緊密,難以伸展,葉面卷曲成凹形;葉片背面,細胞形狀不規(guī)則,含葉綠體較少,排列疏松,被稱為海綿組織,主要提供水分和營養(yǎng),保障光合作用順利進行。失水時,海綿組織易拉伸,葉背會保持微凸的狀態(tài)。所以,許多落葉會呈現出向內卷曲的特點。
當葉片飄離枝頭,在重力作用下墜落地面。有觀點認為,葉片的正面因密度大而更容易朝下著地,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研究表明,葉片的下落過程并非簡單的直線下落。因為葉片形狀并非完全對稱,加之空氣阻力差異、渦流和風等因素影響,葉片以翻滾和旋轉的復雜運動形態(tài)下落。雖然葉片存在內部結構差異與外在形態(tài)變化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葉片的飄落狀態(tài),但旋轉動能和空氣阻力才是決定葉片在下降過程中朝向的主要因素。因此,在靜態(tài)條件下(如無風環(huán)境),葉片也會不停旋轉,落地時哪面朝上通常呈隨機分布狀態(tài)。
在特定環(huán)境中,落葉朝向會出現偏向性。風速較高時,例如公路上有車輛行駛或林間小路上有人活動時,會產生氣流,讓落地的葉片繼續(xù)移動甚至翻轉。相比而言,凹面朝下的葉片更穩(wěn)定,因為它消減了更多的空氣阻力,并且其形態(tài)使受力分布更均勻,不易被再次吹動或翻滾。最終,凹面朝下的狀態(tài)占據主導地位。而在無風的森林深處或靜止的水面上,葉片的朝向更多是空中隨機翻滾的結果,正面和背面朝上的比例接近相等。
由此可見,落葉朝向是植物生理與物理規(guī)律共同作用的結果。植物的落葉機制賦予葉片初始狀態(tài),而空氣動力學決定了葉片在空中的運動軌跡,環(huán)境條件則進一步決定了地面落葉的最終狀態(tài)。
當你在林間漫步,不妨駐足觀察地上的落葉,它們無聲地講述著植物的生存智慧與空氣動力學的奧秘,也提醒我們,每一片落葉都有值得探究的科學問題。
(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,本報記者施芳采訪整理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11月19日 15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